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东濠涌博物馆的建筑布局
- 2、东濠涌的历史
- 3、东濠涌博物馆的发展历史
东濠涌博物馆的建筑布局
东濠涌博物馆前身为河涌边的两幢民国时期的旧民居,后经过改建形成目前的博物馆。
依法依规 河涌整治拆迁没有出现一个“钉子户” 东濠涌北起麓湖,南衔珠江,是广州现存唯一一条贯穿市中心的河涌,全长51公里,曾经拥有广州古城“护城河”之美誉。
东濠涌博物馆 : 东濠涌博物馆充分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,复原和展示了河涌沿岸商贸人文盛况,再现了宋代六脉渠地图和东濠涌沿岸历史风情和民俗文化,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博物馆两层建筑共设五个展厅。
东濠涌(Dōngháo Chōng)在广州市越秀区境内。源于白云山南麓麓湖,向南沿小北路、越秀路东侧流至大沙头西部的东堤铁桥处汇入珠江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建城时疏通成濠。长4225米,宽7~11米。因在广州城东,故名。
中山纪念堂纪念馆是一座宏伟的八角形宫殿建筑。整个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,高度49米。由前、后、左、右四座重檐宫殿式建筑组成,倚山而立,抱府而居。
东濠涌的历史
历史上的东濠涌是珠江的一条天然支流,它发源自白云山的甘溪、文溪,止于今天的法政路附近。涌宽水深,可以通舟船,明朝时仍然是广州城东的交通要道;其水质良好,是当时广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。
东濠涌是广州一条重要的文脉,特别在明末清初,不少文坛盛事,都与东濠涌有关。
明末清初,尚可喜、耿继茂攻陷广东,屠城三日,“城前后左右四十里,尽行屠戮,死者六十余万人”。
东濠涌博物馆的发展历史
东濠涌,发源自白云山的甘溪、文溪,止于今天的法政路附近,涌宽水深,可以通船。明朝时仍然是广州城东的交通要道;其水质良好,是当时广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。
八是东濠涌管理中心和博物馆建设工程。将越秀北路和豪贤路交界处、紧临越秀桥和东濠涌两栋民国时期的旧别墅改造为“东濠涌管理中心和博物馆”。记录和展示河涌历史文化和整治成果。
东濠涌(Dōngháo Chōng)在广州市越秀区境内。源于白云山南麓麓湖,向南沿小北路、越秀路东侧流至大沙头西部的东堤铁桥处汇入珠江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建城时疏通成濠。长4225米,宽7~11米。因在广州城东,故名。
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,奇迹般地出现在广州闹市中的旺地东濠涌。曾几何时,就是这个东濠涌,发出的浑浊臭气常常令沿涌一带南来北往的市民掩鼻而过,老街坊们更是把它称为臭河涌。
东濠涌再往南,在今天越秀中路,就是清代的贡院。后来科举废除了,贡院改成了两广速成师范传习馆兼练习员练习所,再到后来,改成国立广东大学(即中山大学)。
后来就有人提出申请将细菌学检验所的货仓改造成博物馆,为了令更多人了解它的潜质,加深香港本土居民对香港医学 历史 及 科技 发展之重视,于是在1996年,这座香港医学博物馆成立了。